
金屬零件業的產品通常是上游客戶的零件。金屬零件業有所謂的公模, 意思是由零件業廠商設計開發的零件, 但很多的上游客戶皆適用。不同客戶通常會要求零件表面有他個別的標誌; 或為配合他自己的產品, 要求零件表面有不同顏色, 甚至同一客戶也有搭配不同產品顏色需求。零件廠商通常以不同品號區隔客戶標誌或表面顏色。 客戶有時把採購零件以維修零件出售, 這種情況客戶又會要求以自己設計的包裝盒包裝零件, 零件廠商又以品號來區隔這些不同包裝的產品。這樣一來問題可就多了:
1. 無數次的品號, BOM建檔, 及後續的成本估價, 模具管理等, 造成業務及研發部門人力資源的浪
費, 延誤客戶報價或打樣時程。而且因為品號多, 管理不易, 造成混亂, 錯誤率攀高。
2. 品號多如牛毛, 加工製令跟著倍數成長, 最後存貨批數也數不盡分不清, 造成生產現場效率低落,
品質異常增加, 存貨呆滯攀高。
因為上端產品品號太多, 預先排產那個品號都不對, 所以無法施行主排程計劃, 並由主排程計劃系統化計算用料需求, 於是用料需求都由生管部門線外計算, 與銷售產品無法形成交互勾稽, 致錯誤購料時常發生。因為無法預排生產無標誌或無顏色產品, 訂單交期遲遲無法改善, 屨遭客戶詬病。
1. 存貨、客戶訂單、採購單、生產製令、託工單都可以帶顏色批號或客戶標誌批號, 簡化品號
及BOM建檔工作剩30分之1到100分之1。存貨批號又可藉由重工製令轉換或直接轉換, 活化
產品存貨應用, 不僅可減少產品呆滯風險, 又可縮短訂單交期。
2. 生產製令可以在最後一道製程才賦予顏色碼或客戶標誌, 或者在對外託工時才附予顏色碼或
客戶標誌, 因此可以先排產生產通用的加工規格, 直到訂單顏色或標誌確定後, 最後一道製程
附上顏色或標誌。既不會有超額生產呆滯產品又可縮短訂單交期。
3. 包裝BOM獨立於產品BOM之外, 訂單可以維護包裝代號, 訂單又可以對應到製令, 而且一張製
令可以對應多張訂單, 促成以下好處:
1) 可依訂單查詢生產進度。
2) 可先排生產通用加工規格, 最後依訂單包裝代號完成包裝製程。縮短訂單交期又不會錯誤
包裝。
3) 大幅降低產品品號。
4. 訂單或出貨單都可外加費用或折扣, 以滿足金屬零件業的特殊需求。
5. 訂單可以無限期備貨, 直到全部貨到齊後轉出貨單, 轉出貨單時按出貨日期重新給出貨單編號,
既滿足訂單鎖定現貨需求又滿足出貨單按日期排序原則。
6. 包材用料可以選擇製令用料(直接材料)或一般領用(製造費用), 以滿足個別化的成本結算需
求。MRP需求可以選擇不分批號計算或分批號計算, 以滿足不同階段的排產需求或採購需
求。
1. 產品品號, 產品結構精簡百倍。
2. 成本估價次數減少百倍。
3. 訂單報價縮短7天。
4. 訂單交期縮短15 – 30天。
5. 存貨剩下原先的三分之一。
6. 呆滯損失完全免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