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一位業務主管,最近6個月業績很不好,其中有家大客戶最近跟我們下的單也逐漸變少,從每個月出貨金額從800萬,到這個月變200萬,從中了解,客戶反應我們交期需要一個月太長了,他們找到一家廠商交期只要2個星期就能交貨了,他們慢慢都轉到那一家了,我們該這麼辦可以縮短交期呢? 我們有些料很重要的都需要1個月時間廠商才能交貨給我們,於是想先做預測訂單,但我們產品因客戶的mark不同、產品等級不同、產品顏色不同都會區分出不同的品號,我實在很難做預測訂單,真不知如何做啊!
另外客戶也抱怨我們常出錯貨,這麼一來一往,要花更多時間,害客戶也遲交給他們的客戶。因產品差異一些些就不同品號,讓倉庫備貨都搞錯貨了,出錯貨給客戶了,這麼辦啊?
在eProERP裏,訂單品號不是銷售標的物的唯一識別, 一筆訂單還可以附加標識批號、包裝代號、及客戶品號做為銷售標的物的識別。
1. 將產品mark、產品等級、產品顏色先不考慮,去做預測訂單,讓預測訂單可以先去買長交期的料,生管也可以先生產半成品,等客戶真正下單再附予產品mark、產品等級、產品顏色,使訂單可以縮短交期。
2. 訂單除了訂單品號及附加識別外, 還可以維護贈品配件及訂單規格表, 而且贈品配件及訂單規格表都關連到MRP用料需求運算。
3. 為了減輕訂單輸入人員負擔及訂單防錯, 在報價前可以先行維護一份客戶品號與附加識別的對應關係, 打單時只要挑選客戶品號, 系統即能自動帶入所有預設值。
4. 在出貨時, 系統除了看訂單品號之外, 也看附加識別所以不會出錯貨。


eProER裏有包裝BOM功能可搭配使用,一個品號可搭配無限多個包裝代號,
每一個包裝代號代表一種包裝設計或一組包材,使包裝不同產品內容相同的產品都可以同一品號銷售,這樣一來可以受到以下好處:
1. 研發部門不必新建產品品號,不必新建產品BOM表、加工途程。
2. 業務部門可以即時下單。下單後可以自行查詢是否有存貨可以換包裝就可以出貨,因為每個相同產品不同包裝的產品都同一個料號,只是包裝代號不同。
一張製令可以把不同包裝相同產品的訂單集中在一起生產。生產批量變大,生產管理變得簡單,內部生產或外部託工都會節省成本。
我是一位業務員,要送樣品給客戶認證,常沒辦法準時把樣品交給客戶,
1. 常要去打電話催研發,研發說生管沒有把這樣品排進去生產排程裏,現場就沒有生產,生管說好要排進去又忘了,研發反應他也只能打電話催生管。
2. 再打電話給生管,生管表示因為樣品沒有品號,沒有辦法開工單,沒有馬上開工單排進排程裏,事情一多忙起來,又忘了排進去排程裏。
就這樣只要是送樣品的,這個戲碼就重覆的上演,我就要不斷的打電話,也沒辦法可以自己查詢進度,好不容易有機會可以送樣給客戶,卻因為遲交讓客戶對我們有壞印象,甚至讓訂單無法成交!


eProERP的產品估價模組具備以下特色,可以讓你很快成為一位稱職的經理:
1.可以追蹤成本估價由申請到完成估價之天數: 成本估價模組申請估價及執行估價作業分開授權,通常由行銷或業務部門提出估價申請, 由研發、生管及採購執行估價作業。
2.詳盡的成本展開報表: 從最高階的成品展開到最底階的採購件,以及每一個成品或半成品的加工製程,及各加工製程投入的人工、製費、及託工成本。(※提供ERP估價成本展開報表※)
3.單據別成本估價參數化設定,以滿足不同目的的成本估價需求: 參數設定項目包括:
i) 製造成本參照準則,可以選擇最近1個月,1季或1年的加權平均。
ii) 採購件參照準則:可以選擇最近1筆交易,或最近n個月的加權平均。
iii) 不良率參照: 可以撰擇0不良率,標準不良率或實際不良率。
4.同一產品品號可依標準本估價或實際成本估價,估價後可相互比對之間差異。
5.可以執行類似產品估價比對, 以了解類似產品價差金額,及價差之所在,並分析估價之合理性。
6.成本估價只需新建或修改有變化的部份產品結構,不必全面重建產品結構。
一次估價申請可以同時申請多個產品品號。- 縮短訂單交期, 提升準時達交比率。
- 提高樣品交期準時交貨率, 提高新訂單接單比率。
- 增加銷貨收入, 提升銷貨毛利率。
- 降低銷退率。
- 縮短收款天數, 減少呆帳比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