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製雙批號管理
在製品可依品號大類設定雙批號管理: 實體產品批號可以由製令批號帶過來, 也可以在生產過程中獨立產生。生產入庫時在製批號又可移轉給存貨系統。可以達到最理想的品質管理機制。
2. 不良扣在製不良不扣在製
每個工站可自訂不良代號, 生產報工時可以同時申報不良數量, 每一筆報工可含多筆不良明細數量, 每一筆不良明細數量可個別決定不良扣在製數量或不良不扣在製數量。當企業的不良品在製造過程中可經由重工或修護變成良品時, 不良不扣在製的報工機制可以收到以下好處:
1)精確的產品生產不良分析。
2)精確的在製品數量管理, 尤其當產品的價值很高時更顯重要。
3)精確的產品成本分析, 因為每一次的重工或修護都會再次吸收人工成本及製造成本。
3. 完工工時認列機制
最彈性的完工工時回報機制。實際完工工時可以參照標準工時, 可以申報完工起迄時間, 也可以選擇申報完工工時明細, 例如加工時間、維修時間、調機時間、午修時間、停電時間等等。
4. 生產不良可追溯責任加工者
後製程發現前製程不良, 不良品申報時責任單位可歸屬前製程的生產工作單位。生產不良報表區分本製程自行申報的不良數量及後製程申報的不良數量。
5. 可回前製程重工不必重開製令
後製程發現不良時, 在製品可以移轉給前製程的工作單位執行重工或修護。
6. 不良品可入庫管理
生產中的不良品可以隨時入庫到不記錄成本倉庫, 當不良品的再利用價值很高時這項功能更顯重要。
7. 生產用料可以存放線邊倉
每一個生產工作單位, 不管內製工作單位或託外加工作單位, 都可以自訂對應的倒扣帳庫號, 生產用料管理責任歸屬非常明確。
8. 不管內製或外包,製令可以臨時調整加工單位
生產工作單位在標準生產途程中設定, 但在生產過程中還可因應臨時急需隨時調配。若調配到外部生產工作單位時, 系統又可自動走託工生產流程, 如託工單產生, 託工驗收等。
9. 在製盤點、倒扣帳存貨盤點
提供倒扣倉盤點機制及在製品盤點機制, 系統開帳時也可以執行在製品開帳。倒扣帳盤點差異在成本結算時歸納為製令多領料或少領料成本。
10. 現場派工單多重選擇
現場單位可以自行列印派工單,派工單分多種格式:
1)製令別: 顯示必須經過的加工途程、加工單位; 每一站用料明細、發料方式; 每一工站的作業說明。
2)工作單位別: 彙總每一工作單位的生產製令於一表,隨時了解工作單位負載狀況,完工進度。現場主管可以用來直接指派工作。
3)製令流程別: 自第一站列印後跟著實際製令批移動,每站個別填入生產數據,最後一站回收。
11. 現場自行列印包裝明細
生產現場最後一站自行列印包裝明細: 當生產製令對應多筆訂單,每筆訂單的包裝方式、包材用料又可能不同時,生產最後一站才印出包裝明細是最好的選項。